福遍中國教會歷史

承受上帝恩典 傳遞基督福音
– 福遍中國教會二十年的成長之路


徐建紅 尤永法

2017 年 12 月 17 日(修訂)


福遍中國教會(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簡稱FBCC,或福遍教會),坐落於休斯頓西南郊外的密蘇里市,德州六號公路旁。自從1997年初從母會曉士頓中國教會植堂出來,到現在已經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來,神賞賜給福遍教會豐盛的恩典,也藉著教會從神領受的“遵主囑咐,造就門徒,不論遠近,福遍萬民”的使命宣言,祝福了遠近許許多多神的子民和百姓大眾。二十年來,在福遍教會受洗的人數超過1500人,曾經支持的宣教士共110餘人,神學生50餘 人;目前正在支持的宣教士有 41人,神學生 6人。根據2017年上半年的統計,現在固定來教會參加主日崇拜的成人有1300多人,兒童約250人,總數近1600人。此外,週間的長輩活動也吸引了來自方圓300平方英里(800平方公里)的超過200位長輩。

在2017年二月,作為福遍教會建會二十週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全教會範圍的背經比賽,從5歲的小朋友到70多歲的長輩都積極參與。經過五輪的淘汰賽,最後在900多位參加紀念會的嘉賓與會眾面前,28位弟兄姐妹隻字不錯的贏得了優勝,充分展現了福遍人對神話語的渴慕,也代表了教會在新的二十年的開端,重新出發再展宏圖的心志。

及時總結福遍中國教會二十年的成長經歷,深刻體會神在這個教會的心意,有助於教會將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在下一個二十年為主再創輝煌。

一 神在福遍中國教會的豐盛恩典

福遍中國教會的歷史要回溯到她的母會,休斯頓地區第一所大型的用國語崇拜的教會,即成立於1975年1月的曉士頓中國教會(Houston Chinese Church, 簡稱HCC)。曉士頓中國教會是一個有著宣教異象和植堂異象的教會。自教會成立以後,牧者同工積極傳福音、培養門徒,所以教會成長迅速。 1981年在休斯頓太空城建立第一家子堂“明湖中國教會” (Clear Lake Chinese Church,簡稱CLCC);其後又於1991年在休斯頓西北區成立“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West Houston Chinese Church,簡稱WHCC)。 1997年成立的福遍中國教會則是HCC的第三家子堂。這三家子堂被會眾們自豪地稱為“三姐妹”。從植堂到建堂的全過程,讓所有人都真實地看到神豐富的供應與浩大的恩典。

1 土地的祝福 - 神奇妙的預備和供應

1994年11月,母會曉士頓中國教會為預備教會成立二十週年慶典,舉辦了HCC的領袖退修會。會上決定在休斯頓西南的糖城(Sugar Land, Texas)植堂,以便服事在這個地區越來越多的華裔移民家庭。 1995年,母會撥出一百萬美元預算,作為植堂基金;同年開始購地之努力。 1995年5月,購地委員會看中了密蘇里市六號公路西南側一塊13英畝的土地,並做了大量的研究,只是直到八月還未收到有關該地區的洪澇區劃資料。儘管如此,購地委員會還是預備在8月12號的長執會中正式提議購買該地塊。然而,就在長執會開會的前一天,即8月11號,當時HCC的主任牧師陳國安驅車前往該地塊做最後的巡視。在他停車路旁,禱告尋求神的引領時,陳牧師突然注意到公路對面有一塊“土地出售”的牌子,有一塊39英畝的土地待售。出於好奇,陳牧師記下了經紀人的電話。當天下午,購地委員會黎潤承弟兄電傳給陳牧師該地區的洪澇區劃圖。結果發現,原定要買的13英畝地塊位於百年一遇的洪區內,而對面那塊39英畝地塊卻在五百年一遇的洪區內。最為神奇的是,這塊39畝土地的售價是$286,305.00(二十八萬六千三百零五美元),折合每平尺17美分。當時附近的土地都是每平尺三點五美元($3.50),而First Colony六號公路旁的土地則在每平尺$10到$20。所以這塊土地的價格簡直是半賣半送!

這還不是故事的結尾。這塊土地的原主人從1986年起就一直在籌建獨立式住宅,但是因為該地區防洪設施未改善,需花費一百萬美元將該地段填高一尺,因此計劃遲遲未能落實。 1990年,該地主向市政府申請改建覆戶式住宅,結果再次被政府拒絕。直至1995年7月,該地段被貸款銀行查封沒收。當我們的購地委員會於8月11日與經紀人聯繫時,已經有另一買主預付了購買定金,但他需要120天來研究開發該地段的可能性。賣主不能接受買主的延期要求,於是取消了他的合約。相比而言,我們則只要求60天進行開發研究,此要求被賣主接納。奇妙的是,當後來我們發現還更多需要時間等候市政府批准時,賣主竟主動延長研究等候時間至120天。通常,更換土地用途的申請,百分之六十會被拒。無疑,我們的申請也受到附近居民的反對。教會代表經過大量準備,去市政府參加聽證會。讀完申請後,一位反對者站起來提了許多問題。神奇的是,不等教會代表黎潤承弟兄回答,城市設計主任和多位市議員就搶先替我們回答了。不到二十分鐘,市議會全票通過了我們的申請!這一切都充分顯示,不是人手而是神的手在做工(陳國安牧師,1995)!

奇怪的是,這塊土地當時並沒有道路通到六號公路。唯一一條能夠通到六號公路的,稱作Flat Bank Road的小路屬於另一個地主。為了保證教會能夠有道路通行,市政府再次出面,強制要求此地主允許教會使用這條小路,並且將它擴寬。這就是今天我們所擁有的教會入口(照片1)。這正是如經上所說,“神 為 愛 他 的 人 所 預 備 的 是 眼 睛 未 曾 看 見 , 耳 朵 未 曾 聽 見 , 人 心 也 未 曾 想 到 的 。”(林前2:9)。

照片1 – 福遍中國教會正面入口(7707 Hwy6 South),背景是教會一期建築 (徐建紅攝於2017年7月12日)。

2 一期建堂 – 神為我們預備了一個家

從福遍中國教會成立伊始,建堂就被作為一件大事列入計劃。這是因為神不僅為教會預備了土地,也為教會預備了領袖和會眾。

1996年3月,林永健牧師受命擔任福遍教會的植堂牧師。一個月後,英語牧師李景明(Ed Lee) 和音樂傳道鄭浩賢加入,共同組成植堂牧師團隊。

福遍中國教會的定位,是以服事糖城及附近地區的華人家庭為主要目標,突出社區特點。為此,教會的英文名稱就將原曉士頓中國教會Houston Chinese Church (HCC)的CC(Chinese Church)改成福遍社區教會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FBCC)。初看起來,英文縮寫與母會HCC,西區教會WHCC沒有兩樣,但實際上已經有了差別,就是從服事華人為主的教會,轉變為服事社區為主的教會。而採用Fort Bend(福遍)這個地域更廣的郡名,而不是華人集中的城市Sugar Land或教會實際地址所屬的城市Missouri City,既顯示出教會領袖國度的胸懷和前瞻性的視野,又巧妙地使用這兩個漢字的字面意義,使得教會的中文名帶有大使命的含義。教會的中文使命宣言更為傳神:“遵主囑咐,造就門徒;不論遠近,福遍萬民”,既包含了遵守主的命令,傳福音造就門徒的使命,又巧妙地將福遍這個地名與大使命連結在一起,還反映出福遍人從一開始就有一個普世宣教的心志。儘管事實上,福遍教會的成員還是以華人為主,兼有少量跨文化的家庭,但是一個跨文化的思維已經在教會的英文名稱中體現出來了。同樣,英文版的教會使命宣言也反映出強調社區以及家庭的雙重使命: “Reaching to serve the community. Equipping to strengthen the family”。

1997年年初,當母會HCC推廣為新堂代禱的運動時,福遍地區的高中生和初中生,已經開始星期五晚上在糖城聖經教會(Sugar Land Bible Church)的聚會(Pastor Brian Lam, 1997a )。截至1997年4月27日,已有219人簽名願意加入新的福遍教會 (Anon., 1997a)。到1997年5月4日,簽名願意加入植堂教會的已有222人 (Anon., 1997b), 並且開始嘗試著在租用的Williams Trace Baptist Church聚會。

1997年6月1號,在母會HCC舉辦了盛大的差遣禮。此時,總共已有290人註冊加入福遍中國教會(Pastor Brian Lam, 1997b)。這些會友奠定了福遍教會的根基,其中超過半數(162)至今仍在福遍教會發光發熱,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

1997年6月8號是新教會成立以後的第一次正式聚會,在租用的Williams Trace Baptist Church舉行。出人意外的是,實際參加聚會的人數比一周以前登記的會員增加了一倍,達到452位(285中文,167英文)。到了七月,聚會人數繼續增加,達464位,其中中文285,英文179。結果,租用的聚會場地立即爆滿。因此,教會建堂的需要就顯得格外突出了。

為了保證一期建堂的順利進行,教會委派歐泰照執事(Andy Au)為建堂委員會主席,胡錦雄弟兄(Kenneth Woo, 他本人是一位建築師)為項目經理,作為教會的建築計劃聯絡人,由他協調建築師Paul Lodholz 及總承建商R&D 建築公司。建築師Paul Lodholz 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二萬七千平尺的首期工程設計,並於1997年8月5日將設計圖紙呈交市政府審批建築許可。選擇R&D建築公司為總承建商的原因是:第一,其保證最高建築費用168萬美元,折合每平尺63元,是三家競標者中最低的,也是在教會預算範圍內;第二,建堂工程監督,David McKee 是資深監督,有16年從業經驗,他曾擔任西區中國教會二期工程的監督,受到西區教會建堂小組主席楊皓峰長老的好評;第三,R&D公司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工程,首期工程可望在次年五月完工;第四,R&D公司的主要股東黎潤承(Roberto Lay-Su) 弟兄及黃安祥(Daniel Wong)弟兄,都是本教會的會友,能保證教會不受損。

一期建堂的費用共270萬美元。為此,教會開展了“獻給萬王之王“的籌款運動。第一階段認獻(1996年6月至97年7月),共籌得110萬美元。餘下的160萬,1997年8月3號開始,則在第二階段籌款計劃下努力實現。在第二階段,教會也鼓勵兒童參與奉獻。從8月3號開始,六年級以下的每個兒童,都由主日學分發一個小儲蓄箱,由家長鼓勵孩子奉獻,然後每個主日帶回教會。截至1998年底,新興的福遍中國教會與母會HCC一起努力,共籌得一期建堂款項219萬美元,超過預期!可見神在福遍中國教會的心意何等奇妙!

1997年9月6日,福遍中國教會一期建堂工程破土儀式隆重舉行。包括密蘇里市市長在內的十一位嘉賓及教會代表執鏟破土動工(照片2)。施工進展非常順利,在一年又一個月之後,一期建築完成。隆重的獻堂典禮於1998年10月24日舉行(照片3)。在獻堂禮上講話的除了福遍教會的林永健牧師、李景明牧師和陳光男長老,還有來自母會曉士頓中國教會的陳國安牧師和曹惠基牧師, 以及姊妹教會西區中國教會的關榮根牧師和黃繼榮牧師。在一小時45分鐘的獻堂禮之後,緊接著又舉辦了一個小時的社區感恩會。與會嘉賓包括密蘇里市市長Allen Owen, 糖城市長Dean Hrbacek,休斯頓市議員Martha J. Wong, 時任台北經貿處主任David Liu, 以及中華文化中心主任Bor-Chang Liang。會上,建堂委員會主席歐泰照執事,教會代表胡錦雄弟兄,建築師Paul Lodholz以及承建商R&D公司的代表一一致謝。此後,這個歷史性的日子,以一個小時快樂多樣的開放日活動作為結束。從此,一顆閃亮的明珠,一盞不滅的明燈出現在德州福遍郡的密蘇里市,吸引了而且繼續吸引著成百上千的華人基督徒和慕道友,來這裡同心敬拜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照片2 – 1997年9月6日,福遍中國教會一期建築破土紀念儀式。自左至右,分別為潘景樑,方林浩,朱宗禮, Paul Epps,陳國安,密蘇里市市長Allen Owen,李景明,鄭浩賢,曹惠基牧師,區泰照,胡錦雄 (照片由林永健牧師提供)。

照片 3 – 1998年10月24日,福遍中國教會一期建築落成典禮。參與剪彩的有,自左至右,前排有密蘇里市一位議員,李景明,黎潤承, Truman 羅,林永健,周主培,羅葦園;後排有陳碔, 陳光男,黃安祥,潘景樑(福遍教會檔案照片)。

3 二期建堂 – 順應教會的發展

一期建築有一個能容納約三百人的會堂,一個容納一百人的交易廳和三十二個教室,總容量450人。其中七個教室供成人使用,十個教室供青少年使用,九個供小學生使用,另外六個給學前孩童。隨著教會的成長,聚會人數不斷增加。 1998年10月一期建築正式啟用時參加主日崇拜的有682人,其中成人崇拜569人,兒童崇拜165人。截至2000年,成人崇拜人數已經達到734人,同期兒童崇拜人數達到189人,總共917人,已有的聚會場所和教室很快就不敷使用。

為了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員需要,加上從2000年開始教會向小組教會轉型,新建二期建築的需要迫在眉睫。二期建堂一事最早在1999年提出,2000年6月開始建築設計。 2001年8月,以Tony Lai (賴民權) 為主席、尤永法為籌款主任、胡錦雄為建築師的建堂委員會向長執會提交二期建築方案,並得到批准。二期建築為一個兩層樓的建築,總面積三萬四千平尺,包括二樓的小教堂,一樓的青少年中心和長輩中心,以及新建的牧師辦公室和教室。建築商為Atlantics Builders。總預算325萬美元。 2002年1月開始施工(照片4)。

2002年,因著教會嘗試開展多民族事工,聚會人數持續增加,總人數已經突破一千人,達1026人。其中參加成人崇拜的有854人,參加兒童崇拜的有178人。為此,當年10月,教會決定將二期建築的面積擴大至四萬四千平尺,計劃完工時間是2003年4月。

到2003年夏天,二期建堂已經基本照計劃進行,9月7號完工並開始投入使用(照片5)。建堂實際花銷是349萬美元,比預算略高。二期落成典禮暨感恩晚宴於2004年1月舉行,獻堂崇拜於4月20日復活節舉行。隨著二期建築的落成,教會事工得以在五個方面擴展,其中包括(1)多民族事工;(2)華語事工,包括普通話和廣東話事工;(3)青少年事工; (4)長輩事工;以及(5)禱告事工。

照片5 – 福遍中國教會標誌性建築,右後為一期建築(崇拜大廳),左後為二期建築(小禮堂及辦公室)(徐建紅攝於2017年1月7日)。

照片 4 – 2001年福遍中國教會二期建築破土典禮, 中間講話者為林永健牧師,背景為一期建築部分 (福遍教會檔案照片)。

4三期建堂 - 為未來而建設

2004年,參加聚會的人數已經達到1200人,其中成人崇拜1010人,兒童崇拜188人。 2006年5月,在準備福遍教會10週年慶典時,三期建堂的異像開始浮現。 2007年2月,教會成立以尤永法為主席的總體規劃委員會,研究未來發展及三期建堂。同年5月,總體規劃委員會提出,因為教會兒童空間不足,需要為兒童建設第三期建築,同時改善優化一期建築的兒童事工設施。

與此同時,一期建築的擴建也迫在眉睫。國語堂原本分為兩個堂還大體夠用,但是因為教會結構的調整,兩個國語堂要合為一個,於是聚會場所就顯得空間不足了。 2007年7月,規劃委員會提議將一期會場擴大到可容650人。同年八月,提出兩個方案,擴建一期,興建三期。

2008年1月,一期擴建和三期規劃同時進行。同年4月,規劃委員會決定,將一期的容量從450人增加到750人,二期容量從200人增加到275人,三期容量從1000人增加到2000人。一期禮堂擴容到450座,並新增80個車位。

三期建築的立項與實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前後共進行了五年。之所以說它具有挑戰性,是因為項目出台於經濟最為低迷、而建造材料和人工成本大漲的時期,同時又面臨市政府方面帶來的困難以及供電公司Center Point Power Company 的拖延。 2008年3月,規劃委員會建議聘請一位建築師,由他提供總體設計與三期建築的效果圖。

經過一年的策劃,規劃委員會向教會長執會匯報總體設計,並且提出以下建議:三期建築作為兒童設施,四期建築作為崇拜中心。長執會通過了三期的規劃,並授權Studio Red Architects修改三期的設計,以及進行可行性研究。

2009年11月,主任牧師林永健向長執會介紹了他對三期建築的異象。他說,一期建築建成於1998年,當時有682人進來崇拜,會場馬上就爆滿。面積四萬四千平尺的二期建築落成於2003年,但是還不能提供足夠的教室給小組聚會、主日學以及兒童事工。因此,三期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給兒童事工和成人主日學使用。新建築將為400名兒童使用而設計。當新建成的兒童設施投入使用後,必將吸引更多的家庭來到福遍教會,屆時參加主日崇拜的總人數將接近2000人。在這次長執會上,Studio Red Architects的代表Mr. Trung Doan也匯報了根據當時及今後的需要所作的初步設計:在三期與一期之間留下空地,供以後發展使用;同時增加停車位,並在教會地盤上建設一條環路。當月,長執會批准了總體規劃以及三期建築規劃,並成立了以尤永法為主席的三期建設委員會。該委員會吸收了國語、粵語和英語三個堂會的代表,包括

建築委員會 – 尤永法,胡錦雄,李錦護
推廣委員會 – 林立望,林立基
財政委員會 –余毓冕,陳健祥,張韌實,劉應德,張伯一
集資委員會 – 石建輝,黃安祥
建築委員會 – 譚瑞光,關燕芳, 趙璟,蔡尚志,李悅彰,張泉輝,劉佩儀
禱告委員會 – 黃挺烈

整個委員會同心合意,為了教會完全擺上,不論是時間還是金錢。無疑,他們如此的投入,成為這個困難項目成功的一大亮點。

承建的建築公司是Atlantic Building Consultant,陳世達弟兄既是建築總監,又是領班和總領班。他的全力以赴和超時間的工作,是三期建築成功的保障。

三期建設的主旨是“為未來而建”:投資在下一代,以福音接觸社區,為基督造就門徒。三期建築分為兒童設施和教育中心兩大功能模塊。兒童設施包括兩個崇拜中心,一個用於一年級學生,另一個用於二至五年級學生。教育中心最初設計為兩層樓,計45,435平尺,預算成本五百五十萬美元,其中建築成本四百萬美元,設計成本三十五萬美元,其它費用八十五萬美元,新增停車位三十萬美元。

三期籌款由石建輝弟兄負責,保證籌款目標一百五十萬美元。2010年4月,籌款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除了保證籌款目標之外,還將發行兩種教會債券,一種是無息債券,另一種是有息債券,餘下則向銀行借貸。教會長執會帶頭認捐,一周之內就認捐四十萬美元。此外,又從307位會友籌得$1,145,565, 並發行有息債券$2,107,000。

三期建築於2010年10月 投入施工,差不多一年後,於2011年秋完工, 並開始投入使用(照片6)。最終完成建築面積50,700平尺,總花銷$ 6,284,000。獻堂禮於2013年6月舉行。該工程的完成,使得兒童AWANA有了專門的場所,並因此吸引了眾多的兒童。參加主日崇拜的兒童於2012年達到204人,以後穩固增加。到2017年,已達240人。成人崇拜於2013年超過1200人,到2017年達到1300人,其中國語618,英語395,粵語266目前總人數約1500-1600人。

照片6 – 2017年2月26日,福遍中國教會二十週年集體照,背景是三期建築。群眾所在的草地是為將來四期建築預留的空地(福遍教會檔案照片)。

二 福遍中國教會對神的感恩回饋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福遍中國教會從教牧同工、長執到會友,上下齊心,積極回應神的恩典,廣傳福音,造就門徒,用多種方式興旺福音,裝備信徒,使教會不斷成長。

1 長期穩定的教牧同工和長執團隊

福遍教會的持續發展,在很重要的程度上得益於一個異象清楚、團結一心、長期委身的領袖團隊。

福遍中國教會的領導架構是以主任牧師領導下的長執會為決策機構。長執會又細分為廣義的長執會(Council,相當於國會的眾議院)和小範圍的長老會(Elder Board,相當於國會的參議院)。主任牧師與長執會互相尊重也互相監督,保證決策合神心意並建立弟兄姐妹。

教會現有14位領薪的牧者,除主任牧師既創會的植堂牧師林永健之外,還有國語牧者陳祖幸牧師(2003年加入教牧團隊)、羅一強牧師(2008年加入) 、單建琴傳道(2011年加入)以及朱宗禮傳道(2017年加入),英語牧師李迪(2007年加入)和關明道(2005年加入),粵語牧師潘德(2004年加入教牧團隊)和關少佳(2008年加入),青少年傳道朱敬羽(2010年加入),青少年事工主任羅書恩(2011年加入),兒童牧師陳凱義(2011年),兒童事工主任譚珮恩(2017年加入)及差傳主任李錦苓(2015年加入)。教會行政人員包括行政主任楊黃琳娜(2009),設施經理譚瑞光(1999),會計關陳倩華(1997),秘書鄭余麗珍(2002),以及半職秘書羅魏春美(2009)。

福遍教會的一大創舉,就是吸引了一批義務的傳道人和行政人員,成為教牧團隊的有力支持。除了任職四年、剛剛卸任的義務傳道陳昆華(2013-2017),還有2014年從宣教工場回來的義務牧師陳光男,義務傳道黃徐美貞(2011),義務輔導中心主任林呂寧華(2013),義務行政主任繆文洛(2014),以及義務執行主任尤永法(2017)。

長執會現有十位長老(粵語長老丘國源,方林浩;英語長老方凱信;國語長老陳蓮香,陳碔,黃挺烈,黃克北,孫威令,張韌實;以及青年事工長老駱建誠),兩位輪休長老(潘景樑和張奕旋)(此外,過去的長老羅葦園和汪家明已經去往其它教會)。現有執事二十八位,包括十位行政執事和十八位關懷執事。除此之外,從2001年以來,還有五十多位弟兄姐妹先後擔任教會的執事,其中十位後來成為長老(丘國源,方凱信,陳蓮香,陳碔,黃挺烈,黃克北,張韌實,駱建誠,潘景樑和張奕旋),另外七位成為教牧同工(潘德,黃徐美貞,李錦苓,朱家興,朱宗禮,楊黃琳娜,尤永法)。這些教牧同工和長執,大部分是創會會友,從第一天就與教會同命運共發展,將自己的生命與這個教會連接在一起,成為教會堅實的柱石。其中年輕一代的傳道人也多是在福遍教會成長的第二代。少數從外教會聘來的牧者已經在教會服事超過十年。由此保障了教會領袖隊伍的穩定,牧者與會眾的關係的穩定,事工的穩定,以及教會的穩固成長。

回顧歷史,教會一直在成長中,只有2006-2007年這兩年,教會發展受到衝擊,參加崇拜的人數出現負增長。究其原因,乃是由於教會內部出現了不和諧。具體而言,就是有三位傳道人在這兩年內先後離開教會。第一位離開福遍中國教會的牧者是英語牧師李景明,其因為是異象與福遍中國教會整體異像不完全匹配,他希望獨立出去建立多民族的教會。李牧師於2006年底離開福遍教會,在附近建立了多民族的Mosaic Community Covenant Church(本文作者將其譯為“多民族社區聖約教會”)。

第二個離開福遍中國教會的是粵語傳道謹建仁。他是在對屬靈恩賜的態度上與教會有分歧,最後於2007年選擇離開。他後來在糖城北部建立了糖城華人教會(Sugar Land Chinese Church)。

為了闡明教會對屬靈恩賜的態度,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教會於2004年討論,在2005達成對方言的共識,並於2006年正式公佈了擴大了的“福遍中國教會有關'聖靈的工作及恩賜'的立場總結”。教會對於使用方言的立場是三不,即“不禁止;不鼓吹;不騷擾”。對於聖靈的工作及恩賜的立場覆蓋十六個方面,包括聖靈的洗、聖靈充滿、恩賜的目的、使用聖靈的恩賜、神蹟、高舉基督、方言不代表生命、使用方言的態度、先知的恩賜、以及聖經以外的啟示等,都有明確的態度。

第三個離開福遍中國教會的是兒童事工傳道何金川。這三位傳道人不約而同,都在差不多同一年內離開教會,雖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是對教會上下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不知是巧合還是神要歷練福遍中國教會,就在2007年同一年,1999年加入福遍教會、2003年按牧的國語牧師洪慶勝也因家庭原因,從福遍中國教會退休,轉去加州。雖然與其他三位的原因截然不同,但他的離開同樣給教會帶來衝擊。

另外一個議題是發生在2004-2007年間,關於教會中文名稱是否取消“中國”二字,亦即是取“福遍教會”還是取“福遍中國教會”。追根溯源,名字之爭其實早在2002年已經開始,那年2月24日就有一次會眾投票。主張取消“中國”二字的理由,是要與英文名稱一致,“福遍社區教會”。不過持這種主張者自相矛盾之處在於,他們只是要去掉“中國”二字,並非要換成“社區”二字。當然,堅持保留“中國”二字者理由也很充分。其一,福遍教會是從母會曉士頓中國教會植堂出來的,作為“中國教會”的體系,反映了歷史的傳承;其二,畢竟教會的主體成分是華人,“中國教會”反映這個事實;其三,保留“中國”二字使得教會在眾多的教會當中凸顯出來,能夠吸引新到此地的華人信徒和慕道友。若是改名為“福遍教會”或“福遍社區教會”都不能傳達本教會的華人特色,也不可能吸引新來的華人。事實上,在糖城和密蘇里地區,有許多教會,有宗派教會,也有非宗派教會。但作為一個新到此地的華人信徒,去哪個教會,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若非“中國教會”,他沒有特別的理由要來這家教會。感謝主,雖然兩下意見都很強,但是雙方都願意放下自己,一起禱告,林永健牧師與教會眾領袖順服聖靈的引導,最後決定保留“中國”二字直到今天。

可喜的是,教會畢竟是神的家,基督是教會的元首。神的名字是耶和華以勒,祂是供應的主,祂必親自供應教會的所需。 2007年8月,曾經在歐洲華僑佈道會做了八年宣教士的李迪牧師接受教會邀請,成為新的英語牧師;鄺卓慈和雷綺芬加入教會作為兒童事工主任。 2008年2月,曾在香港於培正道浸信會擔任牧師七年的關少佳加入教會成為粵語牧師;同年七月,福遍會友羅一強從神學院畢業,加入教牧隊伍,成為國語傳道。此後,教會進入穩固發展階段。 2010年,多年負責教會宣教事工的潘德傳道按立為牧師。同年,教會第二代成長起來的朱敬羽成為青少年事工傳道。2011年,同樣是第二代的陳凱義神學院畢業回來,作為兒童傳道。同樣在2011年,從福遍中國教會成長的單建琴放下醫學中心的工作,成為全時間的國語事工主任。 2005年加入福遍教會作為青少年事工主任的關明道,於2011年被按立成為牧師。同年,在福遍教會長大的羅書恩姐妹受聘接任青少年事工主任。 2012年,由教會差派到東亞宣教兩年的李錦苓姐妹,加入教會教牧同工團隊,接任差傳主任。於是原差傳牧師潘德可以全力牧養成長中的粵語會眾。最新加入教牧團隊的是朱宗禮弟兄,他於2017年8月1日正式加入教牧同工團隊,作為國語傳道。

2011年也是福遍中國教會開始一個新的嘗試的一年。這一年,原福遍教會創會會友黃徐美貞,從富勒神學院畢業,成為教會的第一位義務傳道,創立並負責帶領面對社區及海外的扶貧事工M68。教會的第二個義務傳道是林呂寧華師母。她於2012年提前從Rice大學退休,2013年正式加入福遍教會,同時也在福音機構“角聲”開展基督教輔導事工,服事教會內外有心理問題或家庭問題的個人與家庭。第三位義務傳道是陳昆華老師。他是多年的宣教士,也是宣教機構“眾聖徒事工團”的董事長。 2013年從Chevron公司退休,以七十歲高齡擔任福遍中國教會的義務國語傳道,主要負責門徒訓練,並且承擔主日講道,帶主日學並牧養一個牧區。此後,在2014年,又有幾位福遍教會的老會友,加入義務教牧同工團隊。從1998年就開始在本教會服事,2001年按牧的陳光男牧師,2010年榮休後去東亞宣教四年,2014年回來即受聘為義務牧師。同年,福遍教會的創會會友繆文洛弟兄,退休加入同工團隊作為義務行政主任;劉麗明姐妹加入同工團隊作為長輩中心主任。 2017年,尤永法弟兄也加入同工團隊成為義務執行主任。

我們為神對福遍中國教會的豐厚的恩典獻上感恩,也為著這眾多的牧者同工為著基督的國度全然擺上獻上讚美。我們的神是配得一切的頌讚、尊榮和權柄的。阿們!

2小組教會的成功嘗試

在母會曉士頓中國教會, 教會的基本單元是團契。這是因為該教會最初是從兩個團契開始的,也是多年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每個團契都像一個小教會,有一個領導班子,通過任期制來輪換。其好處在於,動員力強,活動多,容易吸引新人進來。但是,其缺點在於契員對於教會的歸屬感不強,參與服事的熱情有限,彼此的關係較為淡漠。早在福遍中國教會植堂開始之前,林永健牧師和當時的陳光男長老(後來成為陳光男牧師)就形成了發展教會小組的異象。 1999年,因著台灣地震災區短宣的契機,開始嘗試將個別團契改為小組。福遍中國教會的第一個小組,是由曾經在台灣長老教會有過小組經驗的黃克北執事(後來成為長老)帶領,由七個家庭組成,名為福遍小組。正值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大地震,這個小組積極參與救災的短宣服事,並在台灣當地教會幫助培訓小組。在此過程當中,每個組員都蒙聖靈感動,生命發生改變,願意帶領敬拜和話語,以後都成為教會活躍的同工。一年以後,這個小組擴大,成為兩個小組,同時成立福遍區,由黃克北任區長,羅一強任小組長。

2000年1月,福遍中國教會從母會HCC完全獨立出來,於是正式推廣小組建設,並邀請對小組教會有經驗的香港牧鄰社區教會的王利民牧師來指導。 2000年5月,教會領袖團隊前往柳溪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參加小組大會,學習如何發展教會小組。此後, 在2001年3月和2004年又請了王利民牧師的同事朱琴鶴牧師(Amy)來傳授發展教會小組的經驗,為福遍教會帶來了極大的幫助。英語堂團契向小組的轉型也在2002年1月開始。同年7月3-6日,全教會範圍的小組長退修會,進一步強化了小組的新思維。 2005年6-9月,利用四個月在英語堂擴展小組長培訓。以後還陸續有一些小組長訓練。例如2006年9月9日又一次開展國語的小組長訓練。為適應大量增加的新移民會眾和慕道友,教會在2011年9月2-5日,利用勞工節開展了國語小組長退修會;2012年1月28-29日又再次舉辦國語小組長培訓,由陳玲綿牧師主領。

順應小組的發展,教會的架構也有相應的調整。一般典型的小組教會,小組是基本單元,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教會,牧養和關懷都在小組框架內進行。福遍中國教會的小組架構略有不同。雖然小組仍然是教會的基層單元,但在小組之上有區,若干個區形成一個牧區,由一位牧者牧養。福遍教會的“區”,顯然是傳承了過去曉士頓中國教會的團契,是改良了的團契。區與團契的相似之處在於,每個區有一位區長,相當於團契的主席。不同之處在於,“區”沒有團契那樣的同工集體,區長的同工就是小組長。小組帶有四個方面的職責,包括造就、裝備、關懷及外展。

發展教會小組的優勢在於,小組有極強的凝聚力,小組組長與組員、組員與組員之間有著密切的個人關係,彼此敞開,相互扶持,互為肢體,互相牧養。因此,當小組成長到一定規模,需要分開成立新的小組時,組員之間就會產生骨肉被撕裂的感覺,十分不願意分開。但是,小組是為國度設立的,國度是要成長的,所以小組必定要成長。教會小組的性質就是意味著細胞要分裂。所以教會小組又稱為細胞小組。在理想的狀況下,是應該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如此發展的。這也是為什麼小組教會通常是快速成長的教會。

當然,小組發展的關鍵在於培養新的小組長。所以,每一個小組長都要有個配合的副組長或實習組長。在小組生活中,繼續發現並培養更多的後備組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小組理想的人數是8-12人,這樣有助於查經學習時每個人都有機會分享,也便於關懷和探訪。當小組人數增加到16人,就應該分開成為兩個小組。

在福遍中國教會團契改小組的嘗試中,國語青年家庭團契可謂一個代表。開始時這個團契分為三個小組,分別由朱宗禮,張韌實,周嘉靖擔任組長。這些青年家庭有熱情,有朝氣,齊心合力傳福音,全體參與服事,結果神就“把預定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小組不斷成長並成立了新的小組,兩三個組則形成一個區。

福遍中國教會成長最快的小組,就是從國語青年團契分出來的,由張韌實弟兄和單建琴姐妹帶領的國青三組。該小組2000年成立,一年以後,成長為兩個小組,於是成立一個區,張韌實擔任區長。這個區屬於陳光男牧師的牧區,牧區名原為恩理牧區。張韌實區成立後,將區名稱為恩理區,而牧區則只冠以牧者的名。在陳光男牧師和陳張紫萱師母的悉心牧養和張韌實-單建琴的帶領下,這個區發展非常快,到2010年已經達到十二個小組。通常一個區有兩三個小組,多則四五個小組。十幾個小組是非常難以關懷牧養的。於是,培養新的區長就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情。感謝主,到2017年5月,這個龐大的區已經分成四個區,牧養的工作得到細分消化。

截至2017年5月,福遍中國教會國語部共有29個區計67個小組,此外還有獨立的梨城小組、國語高中生小組和萊斯大學學生團契。粵語和英語部另算。這樣的規模需要大量的同工,包括組長、區長、執事、長老以及牧者的服事。感謝神,祂都一一預備供應了。展望未來,隨著新移民的不斷湧入大休斯頓地區,特別是糖城和密蘇里市,越來越多的華人信徒和慕道友還會來到我們當中。為此,培養更多的組長將是教會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小組發展過程中,教會也注意到一些不合乎起初的異象和神的心意的現象。最嚴重的就是,大約一半的組員只參加小組聚會,而不參加主日崇拜,不明白主日崇拜對基督徒的重要性。其次,組員在一起聊天的時間超過查經學習的時間。第三,有些人利用小組的平台作生意,有時甚至造成彼此之間的矛盾和糾紛。為了糾正一些人對小組及教會的錯誤認識,聚會從以社交為中心轉為以敬拜神為中心,福遍中國教會在2017年3月利用四個星期進行新一輪的國語小組長培訓。相應的,從四月開始,將國語小組聚會的時間從周五和周六晚上,調整到週日崇拜之後,利用原主日學的時段,學習的內容也統一到圍繞講道內容來進行。感謝主,這樣調整以後,參加主日崇拜的人數明顯增長,以至於禮堂都不夠用了。

 
3信徒靈命塑造

福遍中國教會一直重視信徒的靈命造就,採取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包括禱告會,佈道會,培靈會,福音營,生命更新營,以及各種規模的退修會。

(1) 禱告事工

禱告與讀經、靈修、敬拜一樣,是基督徒與神連接的方式,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福遍中國教會從創會開始,就非常重視禱告。在禱告中心正式成立之前,黃克北、黃道光、黃挺烈、賈萬湘等就開始經常性的禱告聚會。 2002年禱告中心成立,由羅葦園長老作第一任禱告中心主任。 2003年,曾秉正執事接任禱告中心主任。 2004-2007年,黃克北長老繼任禱告中心主任,並且在教會二期設置專門的房間作為禱告中心,服事有需要的人。在他的努力下,主日崇拜前半小時,教會設立晨禱會,由禱告中心安排牧長帶領會眾一同為國度、為教會、為當天的信息和敬拜以及所有的服事來禱告,也求神預備會眾的心,一同敬拜萬王之王。禱告中心還負責每月一次的全教會禱告會,特別事項的禱告,跨年禱告,復活節前的40天禁食禱告等活動。此外,禱告中心也在一些特別崇拜後,配合牧者的呼召,為回應呼召的會眾禱告。

針對教會一部分人員對屬靈恩賜的過度保守和敏感,以及由此產生的內部爭論,教會經過兩年的研究和磋商,繼2005年通過關於“使用方言”的立場,即“不禁止;不鼓吹;不騷擾”的“三不”原則之後,又於2006年12月發布“福遍中國教會有關‘聖靈的工作及恩賜’的立場總結”,簡稱為“16條”。因為這“16條”非常重要,本文作者認為有必要記錄在此。

  • 聖靈的洗是主的應許,不附任何條件(路3:16,林前12:13),是每一個信徒在重生得救時均可經歷到的,是一生一次的經歷(約3:3-8; 羅6:3)。
  • 聖靈的洗是信徒與神建立關係,與基督的死,埋葬,與復活認同,歸入基督的身體(林前12:13),叫信徒可以過新生的生活(羅6:1-14,8:2)。聖靈的內住,是信徒重生成為神兒女的憑據(羅8:12-17,林後5:5,弗1:13-14)。
  • 聖經命令信徒要被聖靈充滿(弗5:18)。聖靈充滿是與順服、信心、聖潔生活有關(弗5:18-6:9)。聖靈充滿不是永久性的,所以信徒要常常被聖靈充滿,聖靈充滿的表現是有豐盛的生命,包括結出聖靈的果子(加5:22-23)及有事奉的能力(徒2:4,4:8,13:9;出31:3,35:31;申34:9;路1:67)。
  • 屬靈的恩賜是神賦予信徒某種能力或技巧,用以建立、造就教會(林前14:12)。恩賜乃是聖靈憑己意分給各人,主權完全在乎神(林前12:11)。我們可以渴慕,但不可憑己意強求,也不可輕忽(林前12;14:1)。信徒應渴慕最能造就人、建立信徒的恩賜(林前12:31-14:1)。我們更不可為所擁有的恩賜自誇(林前13:1-4)。
  • 教會應鼓勵信徒要被聖靈充滿(弗5:18),而不是強調追求恩賜。且要鼓勵他們發掘及善用主已賜給他們的恩賜去建立教會,造就信徒,榮耀主耶穌基督(弗4:11-13;羅12:3-8;彼前4:10-11)。
  • 信徒的屬靈狀況不是用恩賜去衡量,乃是用愛心、信心(林前12:31-13:13)、聖潔生活、委身事主、為主作見證(羅12:1-2;彼前2:9)及善用聖靈所賜的恩賜(羅1:11;提後1:6)來衡量。
  • 神可以按祂自己的旨意、用祂的主權、在任何地方、時間、方法,在自然界的範圍內作成超自然的事蹟(羅11:33-36)。但不是所有超自然的事蹟都是從神而來(出7:11-12;太7:21-23;徒8:9-11;太24:24;可13:22)。
  • 教會宣揚的是聖經真理;高舉的是主耶穌基督(林前1:22-23)。信徒在見證主恩時,應該歸榮耀於神(林前10:31),而不應該高舉個人神奇的經歷(林後12:6-7)。
  • 說方言是聖靈恩賜的一種(林前12:4-11,28-31),會說方言並不代表生命屬靈(林前1:4-17; 3:1-3)。
  • 方言肯定包括地方鄉言(徒2:4-11),我們不知道方言是否包括非人類的語言(林前14;2,5,13-16,27-28),聖經並無很明顯的証明是或不是。
  • 福遍中國教會不禁止信徒們在私底下使用方言,只要他們不把它當作靈命成熟的記號,而且期望別人跟隨。然而在公眾聚會之中,如果沒有人翻譯方言,信徒們不應該公然敞開地使用方言講話。信徒們也應該克制自己使用方言講話,如果它會騷擾別人、或引起混亂(林前14)。
  • 先知的恩賜是有些信徒能得到神的信息,然後準確地傳達出來。這信息有時是預言(徒11:28,21:10-11)、有時是講道(徒2:18,22-36)、有時是勸勉(徒15:32,林前14:3)、有時是解釋或教導(林前14:19)。這信息不能違背聖經,信徒更應慎思明辨(林前14:29),並加以印證(約一4:1)。
  • 教會應以聖經的原則處事(提前3:15;提後3:16-17),自正典成立後,不會再有新的規範性之啟示(啟22:18-19)。任何人不可將個人的夢、感動、領受、靈感視作客觀、絕對的話,凌駕聖經原則之上,並要求別人服從。
  • 凡是在教導及實踐上與福遍中國教會聖靈立場相背而馳之教會及人士所主辦的聚會,本會教牧同工理應教導會眾分辨(約一4:1),更不應鼓勵信徒參加。邀請外來的講員,要對會友的靈命成長、教會的合一都有益處(腓2:1-8)。
  • 凡信靠主耶穌基督為唯一救主和生命的主,又相信我們所持守之基要信仰者,雖然對聖靈工作與恩賜的立場與我們不同,我們應視為弟兄姊妹,不應視作異端,但不須認同他們一切所作或所教導的(路8:21;太12:50;林前1:1-3)。
  • 參加本教會聚會的信徒或人仕,若在教導及實踐上與福遍中國教會對聖靈立場相背而馳,本教會牧長應予禁止及更正。

從此以後,教會對屬靈恩賜達到了統一認識,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紛爭或誤解,使教會得以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2008年,羅葦園長老再次擔任禱告中心主任,不過他不久就去華人聖經教會任牧師去了。這一年,教會的講台也用了連續三個主日來講授禱告,並且將整個一月作為重點禱告月,利用每週的星期三,鼓勵會眾參與禱告。 2009-2011年,黃挺烈任禱告中心執事。 2011年4月,在全教會推廣30天禁食禱告。次年黃挺烈升任教會長老,雖然不再做禱告中心主任,但他繼續指導教會的禱告事工以及敬拜事工。

2012-2015年,禱告中心由張福成執事帶領。 2012年2月28日至4月8日,教會開展了40天禁食禱告。 2016年開始,賈萬湘姐妹接任禱告中心執事。賈萬湘姐妹期望將禱告推動到教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而不僅僅是幾個人的小中心。從2016年開始,她還帶領禱告中心幫助扶持各個小組和區的禱告會,培養各個小組的禱告勇士,以期挑旺、激動、燃起禱告的火。藉著她多年帶領敬拜服事的經驗,她試著要透過加強敬拜來帶動禱告,使弟兄姐妹都被聖靈充滿。她也盼望將禱告中心從國語及粵語擴大到英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教會的事工。她也希望禱告中心有外展,將事工擴大到社區。

(2) 各類特會、營會和退修會

福遍中國教會一貫以來強調信徒的靈命造就,通過各類特會、營會和退修會,包括主要針對慕道友的佈道會,來強化會眾的信仰根基,提升信徒的屬靈生命。

A佈道會

雖然佈道會的目的是向未認識基督的慕道友傳福音,但是受益的其實還主要是信徒。一方面,信徒在真理上的認識,需要不斷明確、辨偽和加強;另一方面,信徒在服事慕道友的過程中也可以進一步裝備自己、提升自己。所以有一種說法,筆者十分贊同,那就是,“基督徒也需要福音”。

福遍中國教會從植堂伊始就非常重視佈道會。 1997年7月11-13號,邀請了東南亞著名的佈道家唐崇榮牧師,主領這個新教會的第一場佈道會。此後, 1999年8月27-29日,由John Yeh牧師主領國語佈道會。 2000年3月3-5日,著名的大陸傳道人張伯笠福音佈道會。此後兩年內,福音性質的佈道會由結構化的Alpha課程替代,後者於2003年9月和11月,先後在英語堂和國語堂舉辦。 2004年,國語佈道會改為國語福音營(5月24-26日)。 2005年9月至12月,繼續開展延長至四個月的國語Alpha課程。同年9月16日,在陳祖幸牧師的牧區增設了佈道會,由李林牧師主領。

2007年1月26日,以中國教會幾個姊妹教會為主體的國語聯合佈道會在福遍教會舉行,由此帶來福音佈道會的複興。以後,福遍教會基本上每年都會舉辦不同語種的福音佈道會。例如,2008年2月8日和9月20日先後兩次舉辦國語佈道會。 2009年10月2日和2010年2月20日半年之內兩次開辦粵語佈道會。 2011年1月14-15日,遠志明牧師佈道電影在休斯頓首映,借用Sugar Creek Baptist Church為會場。福遍教會許多會眾積極邀請慕道友前往參加。 2012年10月26-28日,連續三天的國語佈道會。 2014年1月24日,國語佈道會;繼之為10月11日的粵語佈道會和10月17-19日的國語福音營。 2015年10月14-16日,國語福音營,以營會的方式吸引慕道友,在遠離城市的安靜的環境中幫助弟兄姐妹和慕道友思想神的心意,藉此也更新自己的生命。最近一次的國語福音營於2016年10月14-16日在休斯頓以西、距教會85英里的松果營地(Pine Cove Outback Camp)舉行。

B夫妻營

除了前面提到過的福音營之外,因為福遍教會是以家庭為主要成分的,所以教會特別注重夫妻關係和子女教育。用專門的營會幫助夫妻關係的鞏固,即透過與加州的“家庭更新協會”合作,推廣夫妻營,就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夫妻營又稱夫妻恩愛營,英語叫“Marriage Enrichment Retreat”(MER)。福遍中國教會最早進行這個嘗試的,其實是粵語堂,他們早在2002年11月22-24日就引進了夫妻恩愛營。 2008年4月26-27日,英語堂也舉行了夫妻恩愛營。國語堂在2010年舉辦了兩期夫妻營,一次在年初(1月1-3日),另一次在年中(7月2-4號)。 2011年4月22-24日,粵語堂再次舉辦夫妻營。

2011年11月18-21日,國語堂開始舉辦“夫妻恩愛進深營”(MER2),是為已經參加過前面所說的夫妻恩愛營的夫婦準備的,主要是為了在靈命造就上有更進一步的突破。為與“夫妻恩愛進深營”有所區別,第一階段的“夫妻恩愛營”後來改為簡稱MER1。2011年12月31至2012年1月2日,國語堂的MER1也再次進行。以後每年都有夫妻恩愛營MER1或夫妻恩愛進深營MER2。比如,2012年5月,國語MER2。9月2-4號粵語MER1。2014年12月5-7日,2015年11月6-8日,接連有兩期國語MER1。最近一次夫妻營是2017年8月18-20日的MER2。夫妻營裡有許多美好的見證,不僅促進了夫妻之間的感情,也修復了一些有困難的家庭,使這些家庭成為遠近人們的美好榜樣。特別值得感恩的是,福遍中國教會有陳祖幸牧師,羅一強牧師,劉麗明主任,以及程潤偉,高峰,姚聖坤及張立新等七對夫婦,獲得“家庭更新協會”頒發的導師資格證書。因此,福遍中國教會有豐富的資源,得以持續地組織、協辦或承辦夫妻恩愛營,造福遠近許多的家庭。

C新造營

為了更新信徒的屬靈生命,操練用禱告清除內在的營壘,教會也嘗試推廣“新造營”或稱“新生命營”。在新造營裡,利用兩三天集中的時間,專注在禱告和靈修,並有一對一的幫助。在聖靈的光照下,營員深刻省察得罪神的地方,向神認罪;也靠著禱告,突破由於家庭背景或成長環境造成的內在的營壘,打碎撒旦的謊言在個人心裡留下的陰影。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一1:9)。因著神的應許,使罪得赦免,重擔得釋放,營壘被攻破,謊言被戳穿。背著重負去的營員,經過新造營,帶著新的生命,輕鬆地從營會回來。凡經歷過新造營的弟兄姐妹,他們的生命都成為美好的見證。

福遍中國教會的第一次新造營,應該是2004年7月4-6日的國語新造營退修會。在接下來的十一年裡,除了2013年之外,每年都有國語新造營(後稱為新生命營)。這些營會分別於2005年3月4-6日,2006年5月27-29日,2007年3月9-11日,2008年10月17-19日,2009年12月4-6日, 2010年10月22-24日,2011年4月29日至5月1日,2012年4月20-22日,2014年3月28-30日,以及2015年4月24-26日舉行,成為福遍中國教會的常態。英語堂於2008年春(2月15-17日)也開始了新造營。粵語堂的新造營則是從2010年4月開始的,並於2014年11月2-3日與2016年10月8-9日再次舉辦新生命營。最新一次的粵語新造營,即將於2017年9月16-17日舉辦。

D 退修會

福遍中國教會成立以來,幾乎每年都有各種形式和規模的退修會,從小範圍的教牧同工退修會,直至全教會範圍的大型退修會。這些多種多樣的退修會,將同工與同工、同工和會眾緊密連接在一起,既使會眾與神的關係得以加深,也使彼此之間的認識和感情得以深化,使得基督的身體得以健康長大。

這裡將集中考察兩個全教會範圍的多語種同時進行的聯合退修會,即2009 年5月23-25日的全教會退修會和2014年7月4-6日的全教會退修會。這樣規模浩大的退修會,需要大量的同工在幕後預備、籌劃、聯絡、動員、組織及協調,顯明了神在福遍中國教會的莫大恩典,體現了福遍人的集體智慧和動員力,也充分展示了福遍人有效的執行力。

(a)2009年全教會退修會

2009年舉辦的第一次全教會聯合退修會是在位於德州西部、在奧斯丁與聖安東尼奧之間、距離福遍教會160英里的德克薩斯州立大學(Texas State University)校園裡舉行的,有640人參加(數據由尤永法主任提供)。大會的主題經文取自以弗所書4章1-6節,“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2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3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4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5 一主,一信,一洗, 6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當來自國語、粵語和英語的640名會眾(其中粵語170, 英語82, 國語386,另加講員4人)濟濟一堂,大人小孩在同一個屋頂下敬拜萬王之王時,彷彿是《啟示錄》第五章天上的敬拜之一個小型縮影。這是何等的美好!正如退修會的主題所提倡的,我們是同一個教會,擁有同一個異象(One Church One Vision)。同一個教會,是指“三合一的教會”(Three in One),正如神是三位一體的神,我們的教會是國語、粵語、英語三合一的教會;同一個異像是“萬民歸主”(Reaching All People),就是使萬民做主的門徒,透過區支持的小組事工,使全家跟隨主。

此次大會,是教會在經歷了2006-07年的波折之後,經過兩年痛苦的內部反省和結構重整,達成統一的思想,預備重新出發的一次盛會。這次大會由兩年前從福遍中國教會退休的洪慶胜牧師(Scott Hung)主領。洪牧師主領這次退修會,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見證,不僅驅散了過去因洪牧師離去造成的一些誤解的迷雲,更是有力地證明了神所建立的教會是人手不能拆毀的。神是永遠掌權的,基督永遠是教會的元首!

這次大會的籌備委員會由尤永法弟兄主持,籌委會包括
顧問:教牧同工團
註冊組:周煥斌,魏Alex,黃克北,黃世龍
醫事顧問:魏績舫,劉清清,駱健誠,姚聖坤
音響組:吳光盛,黃立言等
敬拜組:趙珮,Jon-Erik Schneider
宣傳:林立望。

求神紀念他們的擺上!

毫無疑問,這次大會是一次成功的大會,是團結的大會,是神得榮耀的大會!它為福遍中國教會的繼續穩定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感謝讚美主!

(b)2014年全教會退修會

在2009年全教會退修會成功舉辦五年之後,福遍中國教會又於2014年的夏天,美國國慶節的周末,舉辦了第二次全教會的退修會 (照片9)。這次大會選擇了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校園,有來自國語、粵語和英語堂的總共750人參加, 其中粵語110人,英語101人,近540人是國語。

此次主題是“以愛相繫”(Love Binds), 取自歌羅西書3章14節“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主題講員為來自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經濟學家,李勉群教授(Charles M.C. Lee)。

這是福遍中國教會歷史上又一次盛會,在美麗的校園環境之中,在神溫柔話語的浸泡之下,大會加強了教會各個堂會、各個區以及不同的小組之間的連接,也增進了會眾之間的感情。雖然去會場的路上因修路造成了堵塞,耽誤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增加了旅途的勞累,但正如許多弟兄姐妹見證所說的,堵車的途中也是增進家人之間彼此包容、彼此扶持、相互理解、甘苦與共的機會。所以,從退修會回到家中,許多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哈里路亞讚美主!

這次大會的籌備組由教會的義務行政主任繆文洛弟兄主持,團隊成員包括靳福磊, 黃立言, Bobby Lee,林立望, 林羅若筠, 馬祺耀,繆梁兆棠,鄧永寧,楊黃麗娜,葉林穎怡,葉國禎,朱黎智 。為他們辛勤的勞作和高效的服事感謝神!

3 信徒裝備與神學教育

教會是為信徒裝備、訓導、懲戒設立的。教會的發展離不開對信徒的裝備。福遍中國教會繼承了曉士頓中國教會的優良傳統,非常注重信徒的裝備,不僅在主日學(裝備學校)上刻意下功夫,並且鼓勵成熟的信徒,順服聖靈的帶領,進一步接受神學院的裝備,甚至全職奉獻成為傳道人。

(1) 主日學/裝備學校

福遍中國教會從創會開始就十分重視成人主日學教育(照片7,8)。成人主日學的目標是,“透過神話語的澆灌,培養靈命成長;藉著聖經的教導及見證去造就生命;藉著堅穩的主日學課程去裝備信徒;提供靈命、情感、社交上的支援;透過課程講授去廣傳福音;透過課程去吸納新來慕道者;利用主日學課程去連接會友”。成人主日學的裝備過程,包括五個學習進程(1-聖經及教義,2-基督徒生活,3-基督徒家庭,4-小組事奉,5-教會事奉)和四階進修程度( 1-慕道友及初信者的門訓,2-培育信徒作會友,3-教會事奉,4-教會領袖),並以三種語言教學(國語、粵語及英語)。教會也特別重視主日學師資的培訓,從一開始就定期組織師資資格培訓。例如,1997年9月8日至10月6日,利用連續五個週一,開設中文舊約證書班;1998年1月5日至2月23日利用八個週一,開設中文新約證書班;同期,在周日(1月4號至2月22號)培訓英文教師。1998年5月4日至6月29日利用九個週一開展中文神學證書班。這樣一系列的培訓下來,使得教會擁有一大批信仰根基可靠,聖經基礎紮實的主日學老師。這樣的隊伍保證了有些課程長期穩定的開設。比如,“舊約綜覽”和“新約綜覽”,都是需要三個季度才學完一遍。每門課的師資隊伍都有十人左右,從而保證每季都有足夠的老師。

照片7 – 方林浩長老的主日學(照片由尤永法主任提供)。

照片8 – 陳光男牧師的主日學(照片由尤永法主任提供)。

最早擔任成人教育執事的是粵語部的楊瑞源。他改變了母會主日學的課程分班制,變成區和小組的分班制,吸引了更多的會眾參加主日學,使得參加主日學的人數比例從母會的20%上升到50%。這為福遍教會會友普遍喜歡上主日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楊瑞源之後又有幾位執事負責成人主日學,都基本上堅持了同樣的體制。陳碔(1997-2000),陳勇(2001-04),尤永法(2005-06),張列、紀躍新、陳波(2007-09),黃冠儒(2010-13)時期都一直沿用。以2010年為例,教會提供的主日學三個季度每季有八門課,按照區來編排(表一)。

表一 2010年福遍中國教會國語成人主日學 (按區分班)

2010年福遍中國教會國語主日學
  区名 年度 季度 课程
1 新希望,仁爱 2010 1 出埃及记
2 福遍,喜乐 2010 1 罗马书
3 恩理 2010 1 约翰福音
4 活水,芥菜种 2010 1 哥林多前书
5 喜安,彩虹 2010 1 以弗所书
6 新生命,国青,雅歌 2010 1 希伯来书
7 糖城 2010 1 合神心意的基督徒家庭
8 爱泉,爱加倍,恩典,爱主 2010 1 创世纪
1 新希望,仁爱 2010 2 教会历史
2 福遍,喜乐 2010 2 世界宗教,异端,护教
3 恩理 2010 2 经历神
4 活水,芥菜种 2010 2 传福音训练
5 喜安,彩虹 2010 2 祷告学校
6 新生命,国青,雅歌 2010 2 恩赐,教会事奉,人生使命
7 糖城 2010 2 宣教介绍
8 爱泉,爱加倍,恩典,爱主 2010 2 出埃及记
1 新希望,仁爱 2010 4 马太福音
2 福遍,喜乐 2010 4 撒母耳记
3 恩理 2010 4 诗篇
4 活水,芥菜种 2010 4 以赛亚书
5 喜安,彩虹 2010 4 何西阿书+哈巴谷书
6 新生命,国青,雅歌,新光 2010 4 启示录
7 糖城 2010 4 创世纪
8 爱泉,爱加倍,恩典,爱主 2010 4 世界宗教,异端,护教

然而,這樣以區和小組為基礎分班的主日學體制,也有一些缺陷。首先,每個區或小組的成員可能處於不同的靈程。按照統一的標準讓所有人都上同樣的課,只能是以中間程度的為目標。而這樣做,必然使一部分人感覺內容太深,而另一部分人則感覺太淺。這兩種人都無法長期堅持。第二,有些課一年中可能重複。例如上表中,“創世記”、“出埃及記”及“世界宗教,異端,護教”都在2010年重複過。再有,當一個人上完所有的課程之後,他的生命如何,怎樣深入下去,作主門徒,並且將信仰傳承下去?因此,門徒訓練必然要提到相當的高度。

2014年,侯福弟兄接任成人教育執事,主日學重新回到以課程分班制。隨著義務傳道陳昆華老師的加盟,加強門訓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2014年秋至2015年夏,特別請陳昆華老師為國語部開設了一年的“基礎門徒訓練”大課(表二)。其它基礎課程除了慕道班、舊約綜覽和新約綜覽之外,都暫停下來,但進深課程繼續保留。作這些調整旨在配合教牧同工的整體規劃,使教會在門徒訓練上更進一步。從此以後,一年期的“基礎門徒訓練”成為教會的保留課程。

表二 2014-2015年福遍中國教會國語成人主日學

  Fall 2014 Winter 2014 Spring 2015 Summer 2015
1 慕道班
2 基礎門徒訓練
3 舊約綜覽  
4 新約綜覽  
5 約翰福音 路加福音 馬太福音 專題班
6 使徒行傳 哥林多前書 以弗所書,腓立比書 活出〝福音的大能
7 希伯來書 加拉太書,歌羅西書 提摩太前後書 學習如何管理你的情緒
8 創世記 出埃及記 詩篇 神學基礎 (2)
9 撒母耳記上下 士師記,路得記 神學基礎 (1)  
10 耶利米書 哈巴谷書,彌迦書 活出〝福音的大能〞  
11 禱告學校 恩賜,事奉,人生使命    
12 世界宗教、護教、異端 如何做青少年的父母    

2017年春,為順應教會二十週年再出發的戰略,將主日學改為裝備學校,並設置三類課程,即(1)基礎課程;(2)聖經課程;(3)一般課程。上課時間安排在在周四、週五和周六晚上進行。而講員則加強牧者的參與,每位牧者一年至少要教兩門課(表三)。有的課還與神學院掛鉤。例如林永健牧師在今年7-8月期間開設的“《加拉太書》精讀”課,修完就可以獲得正道神學院的兩個學分。這樣的調整,給有心追求真理、渴望進深學習神話語的弟兄姐妹提供了極好的機會,也調動了大家的學習熱情。雖然調整後,裝備學校的上課時間對許多弟兄姐妹形成新的挑戰,但據2017年春季的統計,上課人數佔教會人數的比例與過去主日學時大體相同。

表三 2017年春夏福遍中國教會國語主日學課程及教員

  2017 4-5 2017 4-5   2017 7-8 2017 夏季7-8
  基礎課程 負責教師   基礎課程 負責教師
1 慕道班 王核力 1 慕道班 王核力
2 基礎門徒訓練(3) 王跃 2 基礎門徒訓練(1) 王跃
3 速讀新約 陳昆華傳道 3 速讀新約(2) 陳昆華傳道
4 旧约综览 (3) 任宏文      
  聖經課程     聖經課程  
5 读经法 罗一强牧師 4 加拉太書精讀 林永健牧師
6 精讀馬可福音 陳光男牧師 5 精讀馬可福音(2) 陳光男牧師
7 启示录 張韌實 6 傳道書 張韌實
8 保罗生平 董世民      
  一般課程     訓練課程  
9

亲子教育 –

培养优质的下一代

陈张紫萱師母 7 基礎神學(1) 陳世達
10 Kairos《把握时机宣教课程》 李锦苓主任 8 枷锁脱落跨入丰盛 單建琴傳道
11 小组长训练 陳祖幸牧師 9 重生與成長初信扶立訓練 林呂寧華師母
      10 灵命塑造 陳祖幸牧師

(2)平信徒領袖神學教育

許多弟兄姐妹在服事過程中發現,光是主日學還不能滿足服事所需要的裝備。為此教會的牧者鼓勵這些弟兄姐妹繼續進修。有些弟兄姐妹到教會外繼續學習,比如有許多人參加BSF(Bible Study Fellowship)的學習。有些則選擇進到神學院去學習,或是參加神學院的函授課程。賈萬湘姐妹是最早進入神學院學習的。在網路授課還沒有問世,中文課程沒有產生的時候,她就勇敢地去到CBS (College of Biblical Studies)學習英文的課程,並於2004年畢業,獲得聖經研究學士學位。這樣的裝備使姐妹如鷹展翅,幫助她長期在禱告中心和敬拜事工部的服事。她曾擔任敬拜事工部執事,目前是禱告中心執事。黃安祥和徐美貞夫婦2011年畢業於Fuller神學院的延伸課程,獲碩士學位。黃安祥弟兄在多個崗位上服事,2017年為福遍中國教會長執會主席。徐美貞姐妹則為教會的第一位義務傳道,2011年加入教牧團隊,負責M68扶貧事工。董曉琴姐妹2017年畢業於HGST(Houston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獲碩士學位。她是多年的主日學老師,目前也在帶領一個區。

2012年開始,經林永健牧師與正道神學院協商,證道神學院培育中心在福遍中國教會開設計算學分的裝備課程。林永健牧師和林呂寧華師母都先後參與教學,陳世達弟兄和羅魏春美師母兼為行政助理。迄今已經開設13門課,累計有440人次參加。最新的一門課是2017年7-8月間由林牧師開設的“《加拉太書》精讀”,有二十多人參加。這些課程時間上比較靈活,地點上也就近弟兄姐妹,使得教會同工可以方便地在其中得到裝備,繼而能夠更加有效地服事教會。在這些學員中,任宏文弟兄長期擔任主日學老師,現在又負責裝備學校的統籌;王海峰弟兄一直在教會影音部服事;曾榮芳弟兄在敬拜隊服事;楊曉華姐妹曾經在兒童事工部服事。

2013年,林永健牧師又與達拉斯神學院達成協議,在該神學院的休斯頓分院開設中文聖經研究碩士班,並以優惠價格招收福遍中國教會的學員。先後有三十多位學員進入這個項目,其中包括教會長老孫威令,潘景樑,張韌實,丘國源等;執事姚聖坤,程潤偉及其夫人張麗英,胡淑懿,王躍等;還有一大批教會的忠實同工。

(3) 傳道人孕育及栽培

福遍教會繼承母會的傳統,從一開始就努力將人帶到神跟前。透過主日學這個平台,通過認真研讀神的話語,神親自對弟兄姐妹說話,感動他們,以至於他們願意立志委身於神的事業。據不完全統計,福遍教會先後有羅葦園,潘德,羅一強,魏春美,許基源,蘇淑蘭,趙珮,蔡啟遠,單建琴,李錦苓, 朱家興,朱宗禮,黃雅梅等全職進入神學院裝備,畢業後成為全職傳道人或宣教士。此外,第二代的福遍人,陳凱義,朱敬羽,羅書恩, Cynthia Lay等也先後成為全時間傳道人,回到他們成長的教會來服事。這是何等美好的見證!

羅一強牧師原是一位工程師,是從母會過來植堂的弟兄,是福遍中國教會的創會會友。他的經歷可以作為一個代表,顯示一個平信徒領袖,如何領受神的呼召,成為全職傳道人。他曾擔任過小組長,帶領過禱告會,也曾在敬拜事工上服事眾人。在服事的同時他的心被神深深地吸引。他特別注重對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不論順境逆境,不論順心傷心,都試著從神的角度考慮,思想它的屬靈意義,思想"神在這件事情的心意是甚麼”。大約有兩年的時間,神預備他和師母。在這段時間裡,神在他裡頭呼召的感動越來越強,使他不得不更認真的來思考這個重要的人生方向。透过聽神的聲音,看神的作為,體會神的心意,數算神在自己身上的恩典,预备自己做一个全时间服事主的人。通过許多次奇妙的印證與禱告中的回應,神幫助他和师母對付心中難以捨下的那份對物質的追求、對兒女的歉疚感等,特别是神也開恩改變了他母親的心。2003年11月26日,一強和春美將那一天分別出來,清心等候、禱告,確定神在他們生命中的呼召。感謝主賞賜給他們二人心中莫大的感動和平安。當天決心回應神在他們今生最榮耀的邀請,在神的見證下,堅定了走此榮耀的道路的決心。這天,是他們两位“以便以謝”的日子,都流著感恩的淚水來邁出這一步。羅牧師說,從事教牧的工作,不是自己的選擇,乃是神的帶領,神的心意,也是夫妻二人願意配合,願意跟隨。這其實也不是工作,乃是生命之旅!做出這樣的決定,用羅牧師的一個比喻,就像一個小孩子,每天從父親領到一些零用錢(愛和恩典),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等到他稍微長大後,在父親的生日那天, 把他從小積存的零用錢都拿出來,買了一個最美的禮物送給他的父親,這是他父親最喜悅的!

在教會會友成為傳道人的人群中,成為佳話的還有朱家“子弟兵”。朱家興及其子朱敬羽是達拉斯神學院的校友,並且是2015年同一天畢業的。朱敬羽畢業後,回到從小成長的福遍中國教會服事,而其父朱家興與母親朱筱蓉則一起去德國做宣教士,服事那裡的中國留學生。而2017年同樣從達拉斯神學院畢業的朱宗禮和黃雅梅夫婦則是朱筱蓉的弟弟和弟妹。這樣全家服事主,是何其有福的家庭!

(4) 外來神學生培養

福遍中國教會的教牧團隊和長執們,一直懷著國度的胸襟,關心從各地特別是從中國大陸來的神學生的培養。在林永健牧師的聯絡下,達拉斯神學院休斯頓分校成為大陸神學生的培訓基地。在過去二十年裡,福遍教會先後支持了五十多名神學生,其中十多名在本教會實習過。本教會實習神學生,不僅接受教會的直接財政支持,並且得到教會教牧團隊的牧養,是他們在神學院裡接受的訓練,可以在實踐中得以有效地應用;也可以從這裡的牧師身上,學到他們如何每天與神同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福遍中國教會為神國裝備工人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照片9 – 2014年福遍中國教會退修會集體照(教會檔案照片)。

E 美南華人差傳大會

從2015年年底至2016年初,在休斯頓舉辦了主題為“破繭而出 萬民頌主”的首次“美南華人差傳大會”。大會的目的是求聖靈興起神的工人,破繭而出,在本地乃至全球作耶穌的見證人,並在本地及全球的宣教中使人做基督的門徒。

大會由“基督使者協會”主辦,由福遍中國教會和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聯合承辦,由眾教會和宣教機構聯合協辦。是以大休斯頓地區為中心的, 包括美南十六個州(阿拉巴馬AL, 阿肯色AR, 亞利桑那AZ, 科羅拉多CO, 佛羅里達FL, 佐治亞GA, 堪薩斯KS, 路易斯安那LA, 密蘇里MO, 密西西比MS, 北卡羅來納NC, 內布拉斯加NE, 俄克拉荷馬OK, 南卡羅來納SC, 田納西TN 及得克薩斯TX)華人教會的一次盛會。福遍中國教會主任牧師林永健與西區中國教會主任牧師許重一以及“基督使者協會”會長周大衛牧師為大會共同主席。大會共有超過二千二百人參加,其中福遍教會有442人參加大會,並有約二百位會友作為大會義工,佔全部260位義工的80%。福遍教會陳祖幸牧師、鍾燕華欣、陳凱義傳道、潘德牧師和繆文洛主任分別擔任中文節目組組長、青少年節目組組長、兒童節目組組長、推廣及總務負責人,為大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

大會中響應呼召願意委身服事神的有三百多人,其中有六十多人參加了2016年三月份在福遍教會舉辦的Next Step 跟進退修會,三十多人參加了接下來於2016年4月底-5月初,同樣在福遍教會舉行的美南第一屆“Kairos”《把握時機》宣教生命課程,同時有十多人參加導師培訓,為美南地區今後推廣該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福遍教會成為導師的有,陳祖幸牧師、李錦苓主任、李建軍實習傳道、牟平、徐進明及徐建紅。這些導師後來也分別參與了美南地區的第二屆(2016年10月在曉士頓中國教會)、第三屆(2017年3月福遍中國教會)和第四屆(2017年4月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的“Kairos”課程,起到了極好的宣教教育和動員的作用。

“美南華人差傳大會”是繼“美東華人差傳大會” 與“美西華人差傳大會”之後,“基督使者協會”推動的華人差傳大會的新發展。它的開辦使得最初每三年一次的美東華人差傳大會,可以每年都有,即美東、美西、美南三地輪換。今後在美南地區將定期每三年舉行一次華人差傳大會,為華人教會建立國度的胸襟、提高華人教會在普世宣教中的參與度獻力。福遍中國教會必將繼續連接美南眾教會,為培養華人宣教士、推進華人教會的團結做出新的貢獻。

(3) 門徒訓練

福遍中國教會持守耶穌基督頒布的大使命,一直注重將門徒訓練作為各項事工的核心。早在2001年,為了配合教會向小組轉型的需要,“一領一”的門訓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2002年1月,教會推出由洪慶胜、陳光男、陳碔、金悅梅及林永健合編的《一領一守望課程– 自我認識》,並引進陳國新著,新加坡國際特詢事工出版的《開始你的新生命》,作為門訓材料。

這樣的“一領一”的門訓事工,對福遍教會有巨大的影響,由此帶出來的“門徒”們,都成為教會的領袖。 2013年,隨著陳昆華傳道的加盟,在福遍中國教會開始了新一輪的門訓高潮。這次採用“面線點”相結合的思路,再度推進門訓。所謂“面”就是全教會規模的大課,前後一年,由陳昆華傳道帶領。 “線”就是小規模的更深入的培訓,由主任牧師帶領牧長團隊開始。 “點”則是更小範圍的守望關係,由一個領袖帶領一個或幾個門徒。“線” 和“點”的守望關係,以歐格理(Greg Ogden)編寫、陳凱若與趙珮合譯的《合神心意的門徒》為指導,用25週或稍長的時間完成學習與生命分享。受訓者承諾完成訓練後,致力於帶領至少二人繼續門訓的傳承。這樣使得使徒保羅在提後2:2節的“四世同堂”的異象得以實現。

福遍中國教會這一次推進門徒訓練,也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從2014年以來,所有的華人基督教機構、所有的福音大會以及差傳大會,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到門徒培訓這個主題,這個馬太福音28章“大使命”的關鍵詞。意識到門訓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如何去實踐,如何去傳承,如何將這個大使命的核心任務繼續下去,將依然任重道遠。

三 福遍万民的教会

福遍中國教會自成立以來,一直持守起初的異象,堅持傳福音,造就門徒,願將大使命帶到世界各地,將神的愛傳給萬民。

1 宣教

福遍教會對差傳事工特別重視,成立了專門的差傳委員會,由一名牧師或傳道人領導。最引人注目的是,差傳中心歷來的負責人後來大多蒙神呼召,成為全職傳道人或宣教士。

福遍中國教會的差傳事工始於1999年,起源於當年9月21日台灣埔里的里氏7.3級的大地震。不過,其實神早已有預備。就在地震發生前的一個月,福遍教會就召開了新教會成立以後的第一次差傳大會(8月13-15號)。地震的消息傳來,教會上下都被災情牽掛,弟兄姐妹紛紛表示要前往參與救災。 9月30日,主任牧師林永健和黃克北執事率領第一支短宣隊前往災區(照片10,11),接著於11月15日,差派一年前從神學院畢業回到教會的陳光男傳道夫婦進駐災區,共六個月,直到2000年5月返回。其間,陳光男傳道夫婦與當地的基督教施恩堂、旌旗教會以及靈糧堂都有合作。同時,為了配合陳光男夫婦的服事,黃克北執事在教會本地負責動員和差派的工作,每個月組織一支短宣隊,先後派出六支短宣隊計30多人前往。這樣的經歷,不僅幫助了當地的教會,這30多位參與短宣的弟兄姐妹後來都成為教會的骨幹,或者獻身成為傳道人。陳光男傳道從台灣宣教工場回來後,於2001年1月,被教會按立為國語牧師。

照片10 – 1999年10月,林永健牧師在台灣埔里地震災區參與救災以及幫助當地教會(照片由林永健牧師提供)。

照片11 – 1999年10月福遍中國教會差派赴台灣埔里地震災區的第一支短宣隊。照片左起為蘇淑蘭,林竟成,黃挺烈,黃克北,關榮根,黃興維(已故) (福遍教會檔案照片)。

在這樣的背景下,福遍教會成立以後獨立的差傳事工開始了。為了集中資源,有效地組織有關事工, 福遍教會的差傳中心於2000年成立,由潘德擔任第一任差傳執事,先後共任四年。

福遍中國教會在台灣埔里地震災區的救災、關懷和對當地教會的扶持工作,引起了當地教會的注意。救災結束後,當地教會向林牧師提出請求,要福遍中國教會差派宣教士前往當地幫助發展教會。經過協商、禱告,黃克北與項文貞夫婦同意前往,於是他們成為福遍教會差派的第一對中宣的宣教士。從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前往埔里,與當地的原講閩南話的愛蘭長老教會合作,幫助恢復團契小組,重建教會,並且開拓愛蘭長老教會國語堂。黃克北項文貞夫婦去街頭佈道,領人歸主,接著就成立小組和團契,進而成長為國語堂。在此期間,福遍教會組織了多個短宣隊,前往支持黃克北夫婦的事工,幫助扶持當地的教會。僅2002年就差派了四支短宣隊去往台中,每次兩週,包括1月13-26日、4月14-27日、7月14-27日及10月13-26日。兩年後,即2003年,黃克北夫婦返回福遍教會,同年黃克北被福遍教會按立為長老。

次年,林牧師與黃克北長老再次帶領短宣隊去埔里,考察新成立的教會,並決定繼續扶持該教會兩年,直到他們成熟獨立。然後,從2006年起,轉赴台南佳里開拓新的宣教事工。福遍中國教會在台灣的經驗表明,短宣隊去到一個地方,要持續若干年(4-5年),這樣能才能使事工穩定並有連續性,才能建立當地教會或者成立分堂。這個經驗對於指導教會今後的短宣有著重要的意義。

2002年可以稱為福遍教會的宣教騰飛年。除了前面提到的四次台灣短宣,當年四月還召開了差傳大會,定下了今後每年一次差傳大會的慣例。 6月2-15日,差派了美國境內的本地短宣隊;7月6-12日,又差派了一支短宣隊伍去到墨西哥。 2003年又開始了巴西短宣,並於1月和6月差了兩支隊伍前往。

2004年4月,德國克勞的短宣開始。福遍教會的宣教翅膀展開,飛到歐洲。德國短宣從此成為福遍教會的常態事工。潘德、石建輝等多次前往,在當地的華人學生中傳福音、領人信主、建立團契。

2004年也是福遍中國教會在本地宣教中開拓性的一年。教會關注到中國城一帶的新移民沒有機會聽到福音,更沒有條件上教會。經過六個月的禱告,受林永健牧師的委託,黃克北長老帶領另外一對夫婦,進駐中國城,在“如意花園”租下一套公寓,與這些新移民作鄰居。於是有機會去探訪、幫助他們學習英語、了解美國,進而分享福音、開辦查經班,建立小組以至團契。這個聚會點最多時達到70餘人。由於該地點離福遍教會太遠,後來逐步就把這個團契交給中國城附近的華人聖經教會(Chinese Bible Church, 簡稱CBC),黃克北長老等就從中國城退出。

2004年6月,潘德從差傳執事的崗位上卸任後,於同年8月加入教會的教牧同工團隊,成為差傳主任。同時他進入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邊事奉邊學習,於2009年5月畢業,獲得宣教學碩士學位。 2010年按牧成為牧師,仍然負責教會的宣教工作,直到2015年,根據教會需要,調任粵語牧師。

在潘德之後,差傳執事由曾秉正接任(2004-2006年)。其間差派了福遍中國教會的第二對中宣的宣教士,許基源蘇淑蘭夫婦,去到東亞。他們在那裡開拓了福遍教會與學園宣道會的戰略聯繫,接待了許多福遍教會去那裡的短宣隊,也為以後十多年教會的短宣和中宣方向奠定了基礎。

2006-2009年李錦苓成為第三位差傳執事,並且從2009年9月-2011年8月間受福遍教會差派到了東亞,作為福遍教會第三批中宣的宣教士。回來後,她於2012年開始進入達拉斯神學院接受裝備。 2015年1月加入福遍教會的教牧團隊,擔任差傳主任。李錦苓主任大力推進差傳教育、探尋新的差傳事工方向。她在教會各個區推廣“差傳與我”的信息,宣揚普世宣教的思想,也第一次引進了“Kairos普世宣教生命課程”。她還積極與民族的教會和機構建立合作,帶領福遍中國教會第一次參加約旦地區穆斯林難民營的短宣,與位於Missouri City 近鄰的阿拉伯教會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此外又經由Loving Houston(“愛休斯頓”)這個機構,與福遍郡一個以貧困生為主體的中學 (Christa Mcauliffe Middle School) 建立教會與學校的扶助關係。特別感恩的是,該校的主管副校長,Ms Tracy,非常支持這樣的關係,加上教會內部以英語堂弟兄姐妹為主體的會眾積極參與,使得這個事工得以順利開展。這些跨民族的事工使得福遍教會能夠跨越民族的界限,真正在普世宣教上有份。

就在李錦苓宣教士在外期間,福遍中國教會的第四隊中宣宣教士,陳光男牧師與張紫萱師母也於2010年被教會差派出去。 2010年3月陳光男牧師從牧師的崗位上榮休。雖然身患重病,但是他們夫婦倆寶刀不老、退而不休,他們從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連續四年時間承擔了兩屆的中宣宣教工作,在東亞守望栽培傳道人,振興當地的城市教會,用他們的生命做出了美好的見證。奇妙的是,當專科醫生四年後再次為陳光男牧師檢查時,指標比先前還好,連醫生也難以置信。七十多歲的病人,去到衛生和醫療條件遠不如美國的地方,又是從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修復人心的工作,居然不僅活著回來了,而且身體比以前還好,這真是一個神蹟!

第四位差傳執事是朱家興(2009-2012)。他在擔任差傳執事期間,於2011年的“美東華人差傳大會”上蒙神呼召,放下工作,進入達拉斯神學院全時間學習。2015年畢業後,於2016年春攜夫人朱筱蓉前往德國北部的大學城克勞,服事當地的華人大學生,也兼顧漢諾威和哥廷根兩地的華人教會。 2016年秋和2017年春他們接待了福遍教會的兩支短宣隊,並協調2017年復活節的北德華人教會聯合退修會,林永健牧師擔任其主講。

2013-2016年的差傳執事是石建輝弟兄。儘管他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但在他的擔任差傳執事期間,積極推動教會加大對學園傳道會遠東同工的支持,安置了多位同工來美進修和實習,並且落實了主任牧師的新異象,創立了“牧羊人計劃”。

2017年,姚聖坤弟兄接任差傳執事,繼續推進“牧羊人計劃”,並且帶隊前往德國,支持宣教士朱家興夫婦。

從1997年到2014年,福遍中國教會共支持了104位宣教士,分佈於東亞,美國,印度/尼泊爾,德國,土耳其,瓜地馬拉,巴西和泰國。 2000-2014年間,教會差派了176支短宣隊,參加人數達2015人。 2013年是教會參與短宣人數最多的一年,共派出18個短宣隊,有194人參加(FBCC,2015)。2015年福遍教會派出18支短宣隊, 2016年派出19支, 2017年又派出18支短宣隊。擁有國度的胸懷,動員和組織會眾參與海內外各種宣教,支持各地的宣教士和神學生,不僅使福遍中國教會在拓展基督國度的偉業中有份,也透過這些事工帶動教會的弟兄姐妹,挑旺他們愛主愛人的心,在踐行大使命的實踐中成長。

2本地關懷與社區服務

福遍中國教會的本地關懷事工,始於2001年。當年6月4號,休斯頓地區經歷了有史以來降水最多、破壞最大的熱帶風暴(Allison)。前後15天,這個熱帶風暴給休斯頓地區帶來了890 mm 降雨,造成41人死亡(其中27人被淹死),9萬5千輛汽車被毀,7萬3千棟房屋被淹,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億美元(Wikipedia)。

洪災之後,福遍中國教會派出黃安祥等人前往受災地區,送去飲食和關愛(照片12),也由此開始了教會在社區關懷方面的事工。

照片12 – 2001年7月1日,福遍中國教會黃安祥等人前往休斯頓洪災地區,探望因熱帶風暴Allison受災的民眾。前排下蹲者為黃安祥,後排站立者左二為黃徐美貞(照片由林永健牧師提供)

2011年黃徐美貞從富勒神學院畢業,應林永健牧師邀請,加入福遍中國教會的教牧團隊,成為第一位義務傳道。她與林牧師正在形成的一個異像不謀而合,就是要讓教會在社區中發光,活出“Community Church”的樣式,實現英文的使命宣言的前半句“Reaching to serve the community”。於是在這一年的年底,福遍中國教會的扶貧事工 M68成立。

M68事工的異像是,“推動福遍教會的會​​友盡己之力去協助貧困的人,讓他們的生活得以改善”。此一表述見諸教會網頁,但是其譯文並沒有完全表達英文版的意思。英文版的原意是, 茲以此機構,授權福遍教會之會友,提供基層的努力,參與具有改變力的舉措,為貧困人群改善生活質量帶來持久的影響。 M68的使命是,透過積極參與向社區提供資源,或與在此方面有共同使命的機構或教會合作,去實現改變貧困社區的異象。

M68的事工主要包括(1)提供基本的生活資源,如淨水、食品、道路等;(2)教育;(3)小額貸款;(4)建立門徒關係;(5)職業培訓與就業機會;(6)與福音聯繫。

在近鄰社區,M68事工包括2017年成立的關懷中心,旨在為佔福遍郡人口24%的文盲群體提供掃盲教育、理財培訓以及高中文憑班;與Agape“愛的事工”合作,幫助城市貧窮人口進行職業培訓、課後輔導、門徒訓練;與“希望之星”機構合作,扶助無家可歸者。

在遠處,有若干關注點,包括中國(雲南、四川及北京的弱勢兒童);墨西哥的建房;瓜地馬拉的醫療服務;柬埔寨的女子學校。

福遍中國教會在過去六年裡,平均每年有250人參與扶貧事工,支持了20個機構,五位全職同工。每年差派以扶貧為目的的短宣隊到世界各地。 2017年差派了五個短宣隊。最新的一個事工,是準備在福遍教會設置一個醫療中心,幫助附近的貧困居民。

3 特殊兒事工

福遍中國教會關注自閉症孩童的事工已經有超過十年,是由曹松弟兄等發起,由教會支持的一個小型事工,主要服事的對像是教會內部的自閉症孩子。

曾經在2015年參加過台灣特殊兒夏令營的羅一強牧師有特別的感動,希望將這個事工擴大到周圍社區,既能將神的祝福帶給這些家庭,也是將福音傳給他們的一個有效途徑。經過超過半年的籌備,2016年6月,羅一強牧師率領的團隊舉辦了福遍中國教會第一屆“特殊兒親子夏令營”,吸引了來自20個特殊家庭的包括特殊兒和家長或親人共56位成員,並有近百位義工參與服事。這個夏令營非常成功,它不僅讓這些特殊家庭得到教會弟兄姐妹的關懷,從中領受從神來的超然的愛;也使教會成員邁出一步,從單單接受祝福到傳遞祝福,特別是給有特別需要的人群。透過服事,我們的弟兄姐妹,特別是年輕人,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機會,也學習更加感恩。

基於2016年的成功嘗試,2017年6月,福遍教會在羅一強牧師和陳凱義牧師帶領下,又舉辦了第二屆特殊兒夏令營(特殊兒親子福音營),有19個家庭報名參加,其中包括19位特殊兒,6位手足,20位父母。參加服事的義工有20位成人,70位青少年,以及15位行政同工,總共150人參加。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工,將會在福遍中國教會長期繼續下去,也將影響周邊越來越多的家庭,使被服事的和參與服事的都同蒙造就,使神的名被尊崇,上帝得榮耀。

求神紀念福遍教會眾弟兄姐妹的愛心,願福遍教會真正成為建在山上的城,作為世上的光,照亮遠近各城各鄉。

四 信仰傳承再創輝煌

福遍中國教會是以聖經為基礎,堅持傳講聖經的真理的教會。凡真正追求真理的信徒或慕道友,聽了福遍教會的講台信息後,都能確認教會信仰的純正。在新的二十年開始的時候,教會教牧團隊更加強調聖經的學習,使會眾的信仰有根有基。

1 紮根聖經 注重生命

福遍教會非常注重對聖經的研讀,講台信息都是以聖經為中心的,並且注重人生命的改變。 2017年3月開始的二十年再出發,將小組聚會安排在主日崇拜之後,使得討論分享能夠與講道內容緊密結合,幫助會眾及時消化講道內容。講道的方向也有所調整,與生活更多地聯繫。同時,推進全教會的讀經靈修,一本書接著一本書學習,新舊約交叉閱讀,即舊約一本,之後新約一本。每天讀一章聖經,由一位領袖或同工分享讀經心得。從4月24日開始,由主任牧師帶頭分享。到8月中,已經先後讀完舊約“但以理書”、新約“馬太福音書”、舊約“創世紀”和新約“馬可福音書”。預計三年內能夠將全本聖經讀完。我們相信,凡真正如此操練的信徒,必定能夠被神的話光照,生命發生改變,在聖靈的引領下,明白真理,進入真理。

2信仰跨代傳承模式

福遍中國教會從創會之初,就特別重視在孩子當中建立正確的信仰,將父母的信仰傳承下去。所以,福遍教會為教會設立了兒童事工部(小學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事工部(初高中),也在英語堂設立大學生事工小組以及年輕的職場事工小組,配置了大量的資源。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教會的三期建築就是為了兒童事工有足夠的地方。教會計劃中的四期建築,更是為了實現家庭崇拜的異象。

近幾年,華人教會普遍注意到下一代的流失。因此,如何讓父母與孩子具有共同的信仰,讓孩子說“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得1:16),已經成為華人教會的一項刻不容緩的大事。林永健牧師及時注意到這個問題,於2013年引進Zondervan2011年出版的富勒青少年研究所KaraPowell和Chap Clark著的“Sticky Faith”一書中的思想,並且於2015在華人教會中首先把父母與青少年的主日崇拜結合在一起,將原來分開的成人英語堂與青少年堂合二為一,並且鼓勵家長在假期與孩子參加同一個崇拜,這樣可以彼此了解,也可以有共同的話題分享。 2017年8月25-26日邀請親子專家,Ron Hunter來教會,舉辦兩天的“Sticky Faith”專題研討會。這場研討會雖因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的突然襲擊,被迫取消,但是信仰傳承的異象和實踐是不會取消的。

從2017年9月將要開始的Family AWANA,是又一個新的嘗試。 AWANA 取自提摩太后書2章15節“做無愧的工人”(Approved Workmen Are Not Ashamed),是成立於1950年的一個跨教會的機構,目的是讓教會內外的孩子們能夠用輕鬆的方式記住神的話(AWANA 官網)。 AWANA引進到福遍教會幾乎是與教會的成立同時的。開展家庭AWANA,是希望家長與孩子一同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聖經,認識基督。在此過程中,大人可以了解孩子是如何在教會生活的,因此培養與孩子有共同話題,幫助孩子在真道上長進;孩子也可以把所學到的福音信息帶給還不認識神的家長,形成信仰的逆向傳承。願神賜福這個新的事工方向!

3 多分堂的構想

由於神為福遍中國教會特別預備了39英畝的土地,所以福遍教會的發展道路是基於充分利用這塊土地,建立大型教會的路線,而不是如姊妹教會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那樣的快速植堂路線。走這條路線當然不是建立一座孤立的“聖城”,而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這個資源去造福遠近的民眾,實現“福遍萬民”的異象。在教會成立二十週年之際,一個以本堂為核心的多分堂的架構逐漸成形。那就是,本堂服事四圍半徑10英里的居民。同時在10英里以外的地方,設立五個分堂。每個分堂有自己的聚會場所,有自己的領袖,服事近處的信徒和慕道友。但都同屬福遍中國教會,由同一個領袖團隊領導,共享教會資源。藉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採用實況轉播的方式,使得各個分堂可以同時得到同樣的講台信息,教牧同工的恩賜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

目前已經大致成形的分堂有萊斯大學分堂;另外有兩處正在發展當中,一是梨城小組,二是醫學中心小組。

(1)萊斯大學分堂是建基於萊斯大學中國基督徒團契(Rice Chinese Christian Fellowship,RCCF)。該團契是由1999年調到萊斯大學作國際學生輔導的林呂寧華師母倡導,由福遍中國教會支持,在萊斯大學註冊的一個學生組織。這個團契開始於2003年,最初是小組聚會。 2006年由一個過去在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信主的、當時在萊斯大學讀博士一年級的馮博偉弟兄註冊,成為該校的一個學生組織。這個團契一開始就受到福遍教會的支持,被視為福遍教會的一個校園事工。福遍教會的高峰夫婦、姚聖坤夫婦、李賽時夫婦和在萊斯大學工作的陳波夫婦,都給予了大量的支持,林師母的長期委身更是不可多得。學生當中的楊鳴與太太孔慶妍也長期在團契中服事。孔慶妍還在達拉斯神學院全職學習兩年,畢業後服事留學生,直到後來楊鳴因工作搬到達拉斯。學生當中另外一對夫婦,Yuan Bo 夫婦,也長期在團契服事。團契每年都有外展活動,特別是在新學年開始的時候。起初,福遍教會租用大巴接送學生,並帶他們來福遍教會,後因責任風險將大巴接送停下來。不過,用教會的中巴接送仍持續了一段時間。參加團契活動的人數,最多時有百人,現在減少了,只有60人。從2003年至今,在RCCF信主的人數至少有30人。
現在,該團契在大學附近的 St Andrew 長老教會租有固定的聚會場所,在主日下午崇拜,也有主日學。

(2) 梨城分堂是以2016年剛剛開始的梨城國語小組為基礎,由朱宗禮弟兄(2017年8月起擔任福遍中國教會國語傳道)和黃雅梅姐妹帶領,並有陳光男牧師和陳張紫萱師母協助。由朱宗禮弟兄邀請,福遍教會國語部動員,福遍教會的一些會友作為核心種子,去梨城地區建立這個新的堂會,並且已經租下聚會場所。現在這個分堂會已經有近二十人,有固定的周六查經。

(3) 醫學中心分堂也是2016年開始的一個聚會點,由國內來的神學生、實習傳道李建軍帶領。醫學中心有許多國內來的訪問學者,也有許多住在本地的義務工作者和學生,是一個很大的禾場。雖然在那裡建立查經小組挑戰很大,李建軍和同工還是靠主得力量,堅持不懈。現在這個小組有十多人參加。求神開路!

四 總結與展望

福遍中國教會的二十年,是充滿神恩典的二十年,也是教會上下順服神帶領,回應神的恩典,遵行大使命的二十年。今後教會將如何行,如何持守起初領受的異象,堅持奉行教會的使命,“尊主囑咐 造就門徒 不論遠近 福遍萬民”,既將信仰有效地傳遞到下一代甚至兩代人,又能鼓勵年輕人回到教會,並且平衡吸引新人與訓練門徒,本地事工與海外宣教,這是教會應當不斷思考的課題。感謝主,在教會成立二十週年之際,教會領袖及時審時度勢,調整運作方式,相信神必將帶領教會在今後二十年,更上一層樓,在遠近各方為主做更加美好的見證。作為本文的結束,我們想以馬太福音5章13-16節耶穌的教導,來勉勵自己和福遍教會。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15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檯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16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願福遍中國教會繼續作為建在山上的城,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界,發揮光和鹽的作用,使天上的父神得祂當得的榮耀。阿們!

致謝

本文的寫作過程中,承蒙福遍中國教會眾多的牧者長執提供有關信息和素材。在此特別感謝接受本文作者採訪和諮詢的牧者領袖們,包括林永健主任牧師,林呂寧華師母,陳光男牧師,陳張紫萱師母,陳祖幸牧師,羅一強牧師,羅魏春美師母,潘德牧師,李錦苓主任,朱宗禮傳道,黃徐美貞傳道,單建琴傳道,趙珮傳道,黃克北長老,黃挺烈長老,潘景樑長老,陳碔長老,張韌實長老,楊黃琳娜主任,繆文洛主任,侯福執事,賈萬湘執事,陳波弟兄,任宏文弟兄,以及董曉琴姐妹。

全文完

後記

正當本文即將脫稿之際,大休斯頓地區遭受了有史以來危害最大、損失最嚴重的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的重創。 8月25日星期五晚上10點,四級颶風哈維在德州墨西哥灣的Corpus Christi 與Victoria 之間的Lockport登陸,接著幾天風勢逐漸減弱,但從周五到週二連續四天降大雨,累計降水最多達51.2英寸(130 cm)(Cedar Bayou),造成休斯頓城區和周邊郊區大範圍水淹。截至星期三(8月30日),已經有38人死亡,3萬2千人住進臨時避難所。福遍中國教會所在地,密蘇里市和糖城市,道路普遍被淹,Riverstone 和Sienna社區許多房屋進水,很多家庭被迫撤離到臨時避難所,或者到親友家借住。

即使在這樣大的挑戰面前,福遍教會依然站立住了。雖然後面的河水已經上漲到了草地,但教會地盤還是躲過了洪水。主任牧師林永健,冒雨組織船隻,到遭受水淹的Riverstone社區,幫助救援那些未能及時撤離的家庭。在8月29日一天裡,先後六次進入水區,救出不同民族的六個家庭,為整個救援工作作出了一份有力的貢獻。從9月1日(星期五)起,福遍教會還將組織義工,去幫助遭受水淹的房舍做災後清理工作。神必紀念教會及弟兄姐妹的愛心付出,也將要藉助災害使人心思罪,悔改轉向神。神的心意高過人的思想,神的名必在福遍地區被高舉!

参考文献

AFC (基督使者协会),2015, 破茧而出 万民颂主:美南华人差传大会手册

Anon., 1997a, Fort Bend Corner: HCC newsletter, Apr 27, 1997.

Anon., 1997b, Fort Bend Corner: “Commissioning Service”: HCC newsletter, May 11, 1997.

FBCC, 2006, FBCC Summary Position on the Work and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 福遍中國教會有關「聖靈的工作及恩賜」的立場總結。

FBCC, 2009, 2009福遍中国教会退修会手册。

FBCC, 2014,2014 福遍中国教会退修会手册。

FBCC,2015,福遍中国教会差传事工(1997-2014),43 p.

Pastor Brian Lam, 1997a, Pastor’s Hotline:  Fort Bend church planting update: HCC newsletter, Jan 5, 1997.

Pastor Brian Lam, 1997b, Committed to go to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福遍人名录,June 1,1997。

Pastor Brian Lam, 2007, FBCC major events , April, 2007.

Wikipedia,2007,Effects of Tropical Storm Allison in Texas。

陈国安牧师,1995,牧者热线:主果然为我们成就了大事 我们就欢喜: HCC newsletter, Dec. 1995。

陈国新著,张丽娟译, 1996, 开始你的新生命(Beginning Your New Life): TOUCH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Pte Ltd.

洪庆胜、陈光男、陈碔、金悦梅及林永健 编《一领一守望课程 – 自我认识》: 福遍中国教会。

欧格理著,陈凯若、赵珮译,2009,合神心意的门徒:美国福音证主协会,269 p。